近日,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制定了塑料生产使用源头减量行动、塑料替代产品推广使用行动、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处置行动、重点领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行动、塑料污染治理全民行动五大重要任务。
其中明确提及广东省药监局要加强部分涉塑产品生产监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全面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部分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落实国家关于禁用塑料微珠政策,推动淋洗类化妆品、牙膏禁用塑料微珠。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求纳入年度全省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淋洗类化妆品和牙膏等生产经营企业常态化监督检查。
据悉2021年9月1日,针对日化用品中塑料微粒检测的国家标准GB/T 40146-2021《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测定》正式实施,《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测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产品中的塑料为主进行定性检测。
而在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说明,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塑料微珠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属于微塑料的一种,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一项主要载体。
生产来源主要是原生塑料微珠和次生塑料微珠,原生塑料微珠指各种人造工业产品,例如牙膏、洁面乳和洗涤剂中的塑料微珠,洗衣机工作后产生的微塑料纤维和塑料微珠;次生塑料微珠由各种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过程破碎而成。
在化妆品行业中塑料微珠常常有两大应用:一是在淋洗类产品中起到磨砂、去角质、清洁等物理摩擦作用,这是早期塑料微珠最主要的功能,如去角质膏、洁面膏、沐浴露、牙膏等;二是在防晒产品、底妆和彩妆产品中,起到改善肤感的作用。
研究发现,当人们使用过后的塑料微珠未被过滤,进入海洋后,在海水中会吸收并依附海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这些携带有害物质的塑料微珠,被海洋生物食入后,有机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从而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均造成严重危害。
据了解,目前世界多国已明文禁止在化妆品和个护用品中添加塑料微珠或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加拿大、法国、意大利、韩国、新西兰、英国、泰国等国已相继出台政策,不同程度地禁止含有塑料微珠的相关产品生产和出售。
有些国家的禁令只是涉及淋洗类等部分品类,如英国等,而有些国家的禁令已然覆盖了化妆品全品类,如意大利、韩国等。
塑料微珠在个护产品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生产塑料微珠可替代品迫在眉睫。可喜的是,7月20日,天津大学宋东坡课题组成功研发出具有靓丽结构色的光子晶体颜料,可以替代化妆品及洗护用品中所使用的塑料微珠和人工合成色素。
据宋东坡介绍,这种新型光子颜料采用聚乳酸等可生物降解的聚酯材料制备。其中的光子微珠可替代塑料微珠,起到去死皮角质、按摩皮肤、祛皱等效果。
具体来说,它可以应用于染色指甲油,还可以替换眼影等彩妆产品中的色素,或者作为紫外线反射剂替换防晒霜中的纳米氧化钛等。
此外,这种新型光子颜料的内部纳米结构为“蛋白石结构”,可以形成类似蝴蝶翅膀和孔雀羽毛的“结构色”。“结构色”具有更靓丽持久、可响应变色等特点,在调节光线角度时能反射出不同颜色,从而产生传统颜料所不具备的变色效果,给人们在使用化妆品时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体验。
一旦宋东坡研发出的新型光子颜料得到市场验证,这将会为美妆行业带来新的革新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行业内诸多品牌已经聚焦轻量化包装、替换装、创新环保材料包装,深度挖掘绿色包装产业链,宣称坚持可持续绿色发展。
例如,东方美谷成立化妆品环保联盟,助力美妆行业可持续发展;雅诗兰黛集团 59% 的产品包装实现了可回收、可再充填或可循环使用;宝洁发布的 " 净零 2040" 可持续发展目标,力争到 2040 年实现其全球运营和供应链(从原材料到零售环节)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随着化妆品行业朝着规范化、现代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品牌之间的竞争博弈早已不限于产品。
产品之外,化妆品行业正在通过创新绿色可持续的产品和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体验以外的精神满足;另一方面,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头部品牌首当其冲要肩负起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东耳观点:从国家关于碳中和及禁塑, 减塑等相关政策的推出,再到化妆品条例对于塑料微珠的使用限制,随着国内的规则条例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可持续的理念已经不止于品牌谋求更高的产品定位或是更先进的营销理念,而是每个品牌必须实现的发展之路。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