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检院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化妆品稳定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意见的通知。
包含《化妆品稳定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化妆品防腐剂挑战试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化妆品与包材相容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化妆品原料使用信息(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等6项技术指南。
其中,备受行业关心的原料使用信息,是关乎安评新规落地的重要部分,此次原料清单发布带来了哪些变化,又能否为企业注册带来利好消息?
01.
5800+原料或将免测?
安评制定更加科学严谨
从中检验公布的信息来看,《化妆品原料使用信息(征求意见稿)》中收录了2250个原料,是对我国批件有效期内特殊化妆品中已使用、未收录在《化妆品技术安全规范》中,且无权威机构评估的原料使用量的客观收录。
该意见稿不仅附上了这些原料在《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原料目录2021版》”)中的序号,还把相关原料的中/英文名称、作用部位、使用方法与使用量百分比逐一标注。
另一《权威机构安评数据意见稿》中收录了3572个原料,是我国化妆品中已使用、但未收录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CIR)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等评估机构已公布化妆品安评报告的原料。
这意味着,两个文件中共计5822种原料或将免于测试实现完整版安评,为企业提供具体的参考数据。有行业人士认为,此次出台的意见稿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和数据索引,将为企业节省不少成本,可以进行自查,确认自家使用的原料是否被纳入其中,并及时提供反馈。
但是,目前并未有具体说明该意见稿是否能成为正式证据参考。
除了原料信息,本次中检院还发布了《化妆品稳定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化妆品防腐剂挑战试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化妆品与包材相容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与《皮肤致敏性整合测试与评估策略应用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多个配套文件。
这体现出,目前化妆品安评已经逐步向药品开发靠近,相较于此前更加严谨、科学、安全,这对于化妆品行业来说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02.
完整安评或将如期实施
原料评估大方向利好
距离5.1完整版安评落地已不足一个月,此前针对安评是否延期问题,引起了一波行业热议。
今年3月网传的《优化化妆品安全评估管理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中,针对化妆品原料安全数据库、安评报告分类提交制度等行业关注的焦点,提出了具体管理措施,同时还明确指出,“2024年5月1日前已开展了安全评估的化妆品,在2024年11月1日前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可以按照《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简称《导则》)要求提交简化版安全评估报告”。
这被部分行业人士认作是安评延期的讯号,化妆品企业有了喘息过渡的时间。
对于整个化妆品产业来讲,完整版安评带来的压力点在于,整个行业面临原料毒理数据缺乏、安评人员不足等难题,导致注册备案周期延长3~6个月、成本高达百万,大量产品或将无法正常备案生产。
202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郑春阳再就化妆品行业发展提交提案。他在提案中指出,毒理实验数据的提交,将对企业创新造成负担,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强化现行安全评估体系的分类管理,简化毒理实验流程。
可见行业对于完整版安评都如履薄冰,而近期中检院更新的一系列配套文件,又在不断推进完整版安评实施,此前热议的“安评延期”可能会落空。
不过,中检院此前发布的《化妆品原料数据使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原料3年使用历史”“安全食用历史”等数据类型作为原料安全评估证据,这对于化妆品行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东耳观点:无论延期与否,完整版安评最终都将落地实施,对于化妆品企业而言,对现有化妆品原料做重新梳理,在安全评估工具、评估方法、成分研究等方面多下功夫。针对完整版安评做好十足准备才是上策。
政策改革过程虽然痛苦,但为了行业良性发展也是必经之路,相信经过磨合期后我国的化妆品行业能够走上更规范的发展道路。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