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老牌国货公司江苏隆力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力奇集团”)再度传来负面消息,旗下公司克劳丽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劳丽”)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其持有的卡莱丽化妆品有限公司的2亿股权被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示冻结。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克劳丽首次遭遇股权冻结。在2025年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其在五家公司的股权总计3.9亿人民币已被冻结,而在此之前,该公司已经历了五次股权冻结,并受到法院限制消费的措施,为近年来负面新闻不断的隆力奇集团再添争议案底。显然,这个老牌国货大势已去,正走向没落。
01.
克劳丽曾谋划上市
最终成为“被执行人”
据官方信息显示,克劳丽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专注于护肤、彩妆、口腔护理、家庭洗护等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同时也提供OEM/ODM解决方案,属化妆品行业上游制造企业,除了隆力奇、果木肌密等自有品牌的生产外,还与更多国内外品牌建立有合作关系。
2017年8月,克劳丽接受了隆力奇集团的股权融资,以65.1034%的持股比例(当前比例)正式被纳入隆力奇集团麾下,而后于2020年8月获得华西证券股权融资,期间逐步建立起全球八大研发中心,并与软件提供商用友达成合作推出了智能定制平台,以提升日化、OEM\ODM等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彼时的克劳丽,在资本的加注下正处在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有实力也有愿景奔赴更美好的未来,曾经放言计划在在2030年前于国内外建设5-10个智能化4.0工厂,达到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5.16亿元)的销售额。
对美好前景的向往推动下,2020年11月,克劳丽正式启动IPO事项,与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并于同期向江苏证监局备案,进入了约为11个月的辅导期。
但美梦终将破碎,2021年10月,中金公司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克劳丽克劳丽基于自身战略发展及未来资本运作规划考量,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终止中金公司对克劳丽的辅导工作,克劳丽的上市进程正式划下休止符。
从上文中来源于天眼查的股权穿透图可以看到,克劳丽与隆力奇集团的关系极为紧密,如今看来,其发展受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组织架构的变化,以及隆力奇集团在法律及财务问题带来的影响。
2022年9月,克劳丽于苏州抓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酷创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总计850万人民币股权遭到冻结,而后在2024年6月被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列为被执行人后,与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力奇集团一同成为被执行人,被下达限制消费令,7度遭遇股权冻结。
不难看出,克劳丽虽然在隆力奇集团的加持下一度乘风而起,但如今也只能在深度捆绑下与其一同持续下坠,令人唏嘘。
02.
国民品牌走上歪路
转型失败全怨自己
将目光放回隆力奇集团,其主力品牌隆力奇在中国日化行业发展的历史上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隆力奇集团脱身于1986年成立的常熟市蛇业公司,具有一定的蛇源保健品背景,创始人徐之伟从在当时蛇源保健品大行其道的趋势中发觉商机,成立江苏隆力奇集团有限公司,陆续推出蛇油膏、护手霜等产品,在品类发展初期以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蛇油概念快速抢占市场,从一众国际大牌的挤压中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隆力奇2008年的年度营收已然突破70亿元,旗下明星产品蛇胆蛇油膏连续11年稳居全国销量第一,其市场影响力可见一斑。
为推动企业增长,隆力奇开启了第一轮渠道转型,于2009年拿下直销牌照,重注这一相较时代更新颖的销售概念。
“不怕亏本,保证100%挣钱;月薪科大百万,三年赚上千万”。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隆力奇的直销部门或陷入了急功近利的发展状态,其销售奖金制度及诱人的宣传口号带来高利诱效应,快速让隆力奇的直销业态迈过一线之隔,成为央视财经点名道姓的“非法传销”典型,多位代理商因此入狱。
而与此同时,其激进的直销方式并未成功推动业绩快速增长,2014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中国日化行业直销公司业绩排名中,隆力奇已滑落到第四名,相关板块销售额跌落至14亿元。
直销领域的发展受挫,并未挫伤隆力奇把握趋势发展的勇气,在2018年这一被称为“电商元年”的时间点上,隆力奇大力加注电商推出主打化妆品、保健品、日用品等品类的“聚好商城”,企图分得风口中的一杯羹,但令人诧异的是,即使站在风口之上,隆力奇也非要走旁门左道,圈钱获利。
2018年前后,隆力奇借助聚好商城的上市机遇,成功完成了5轮原始股融资,然而在2021年正式挂牌上市后,原始股持有者却被告知需遵守180天的禁售期规定,禁售期一过,这些原始股又因各种原因被折算成最初发行价的1/40,导致许多投资者平白蒙受经济损失,遭到投资人的长期举报。
同时据多家媒体报道,部分隆力奇代理商会以少量股份为附加价值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甚至有代理商以“投资”为由非法集资,用于高利放贷,成为压死骆驼的又一根稻草,被指“非法集资”。
聚焦曾经的优势产品领域,隆力奇也并未发挥其旗下工厂的研发生产优势,推动旗下产品迭代升级,反而多次因虚假宣传、抽检不合格被监管官方通报批评,这也进一步拉低了品牌的消费口碑,在国货自强、直播电商兴盛的时刻无法把握机遇,销售业绩不断下滑,进一步引爆本就存在的资金问题。
心不正,就无法走对路,隆力奇一次次站在重获生机的风口上,但都因自身的邪道选择再度下坠,未来倘若想要谋求翻身,不仅要摆正心态,大刀阔斧改变内部经营问题,还需要吃下更多苦果,偿还的代价远超想象。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