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天眼查消息,纯净彩妆品牌RED CHAMBER朱栈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水羊股份领投,解百消费基金跟投,作为投资方,水羊股份将凭借自身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推动朱栈深化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解百消费基金则助推其在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层面实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朱栈此笔融资,已是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美妆品牌拿到的最大一笔融资金额,同时水羊股份作为领投方,也曾在该品牌2023年的A轮融资中进行跟投。
在此前提下,水羊国际如今选择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不仅能够看出其对朱栈品牌的期待,也代表着资本市场对于纯净美妆业态未来发展的持续看好。
01.
外卷产品研发
单品月销20万
资料显示,朱栈成立于2020年,定位为中国可持续纯净彩妆品牌,致力于通过产品成分创新,革新中国纯净彩妆市场。
由于其诞生初期,彩妆市场仍以色彩表现和肤感体验作为主要价值输出内核,配方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纯净彩妆概念,尚未在品牌与消费者端形成具体的心智影响力,主动跨入空白市场进行产品开发、消费者教育的朱栈,在解决较为困难的供应链问题,实现价值输出后,被大批消费者视为该领域的领拓者,这也为其快速抢占这一细分市场,占据领导地位打下了基础。
“我们希望自己始终和消费者站在一起,跳出细分品类内卷思维,对传统彩妆领域进行一次破圈和外卷”,朱栈品牌创始人Mavis曾在品牌发布会分享,朱栈的产品研发时间3倍于传统美妆,这是其能够将纯净态度贯彻在产品研发全链路,解决困扰业内已久的妆效与纯净难兼容问题的主要原因。
也得益于其在产品开发上的重投入,以及配方纯净、风险成分的坚持,朱栈实现天然加成成膜技术、创新油包粉等技术创新,对显色、遮瑕、持久度三大痛点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打造出多用棒、多用膏、妆前面霜等“单品多效”创新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中,朱栈“多用膏”在天猫官方旗舰店月销高达20万。
在得到A+轮融资后,朱栈也将延续这一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产品优势。
据透露,朱栈将把融资资金用于彩妆功效数字化检测体系搭建、落地皮肤微生态研究、长效彩妆益肤机制、肌肤长寿技术等项目的科研能力升级上,同时推动建立数据存证与功效验证机制,提升全链条产品安全与性能稳定性。
在技术与功效拓展领域,朱栈还将向皮肤微生态、AI配伍预测、肤感调控机制、功效性彩妆验证等方向延伸布局,进一步落地科研彩妆品牌的心智印象,成为中国彩妆市场技术化发展浪潮中的重要力量。
02.
诸多品牌失速蓝海
纯净美妆赛道步入精耕期
不难看出,朱栈的成功是以产品力为锚点,通过成分精简、单品多效概念进行纯净彩妆价值观的有效输出,这与英敏特对中国美妆市场的趋势预测完美契合。
在英敏特近期发布的《2025全球美妆与个人护理趋势:中国篇》中有提到,中国消费者对科学证据的关注正在逐年提高,安全透明的美妆产品正在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无添加概念、成分精简、护肤化功效加乘也已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购标准。
再看纯净美妆市场的发展潜力。据预测,全球纯净美妆市场将以12.7%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15.6亿美元大关。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到,纯净美妆概念的消费影响力确实不俗,但放眼国际,依然有大批量的纯净美妆品牌已进入发展失势的阶段:
被誉为“纯净美妆鼻祖”的The Body Shop曾吃尽概念红利,上市前八年股价狂涨10944%,线下单品牌店遍布全球70余个国家,但如今已经历四次易主,业绩常年走低,至第四次出售,企业估值较首次易主时已呈现断崖式下跌——交易价格仅余初代接盘者的三分之一;
纯净美妆元老级品牌REN在联合利华高端美妆事业部成立之初,就被看中收入囊中,但自2022年起就开始缩减线上线下渠道的合作数量,逐步停产产品线,暂停新品上市计划,至今年3月,更是传出将被联合利华出售甚至关闭的消息;
聚焦国内,由于卖点相对单一,无法适应激烈的直播业态竞争等原因,英国有机护肤品牌Aurelia、日本天然有机彩妆品牌Naturaglace、日本天然植物科学护肤品牌Boscia、新西兰天然护肤品牌Snowberry等一系列纯净美妆品牌在近年陆续闭店,淡出国内消费市场。
皆落足于纯净美妆这片蓝海,为何生存发展路径却并不相同?除去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的差异影响,围绕研发、品牌建设、供应链、品牌价值输出等综合实力构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是品牌突围的关键所在。
欧莱雅前首席执行官Jean-Paul Agon曾表示,“出售The Body Shop也许是因为纯净美妆变得越来越概念,品牌的独特性正在消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更多品牌——当纯净美妆赛道日趋拥挤,品牌需要让更多消费者感知到自身在纯净之外的更多价值。
纯净美妆依然是好生意吗?是的,但并不意味着“躺着赚钱”,如朱栈一般回归产品本质,将多功效融入天然,才能拥抱消费需求的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功效验证的严苛程度远超国际市场,这倒逼品牌必须同步完善消费者教育体系,通过可视化实验数据与沉浸式场景营销,将“无添加”“零刺激”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解决方案。
当行业从品类红利期步入精耕期,唯有将资本转化为多维度的品牌资产沉淀,方能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