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月6日),澳大利亚护理品牌Aesop伊索在其小红书官方账号发布闭店贴文,宣布其位于上海东平路的中国大陆首店将于5月10日关闭。
据其公告显示,关闭原因是租约到期,目前并未透露其他不再续约原因。这是其2022年进驻大陆线下渠道以来的首次闭店,去年一年内还在疯狂开店的Aesop伊索为何会选择关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大陆首店?
01.
欧莱雅豪掷184亿收购
一年狂开12家门店
公开资料显示,Aesop伊索品牌创立于1987年,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小众高端纯素品牌,产品主打天然成分,在天然植物护肤的基础上推行有机理念。其产品囊括面部护理、身体护理、秀发护理、香水系列、家居宠物系列,是一个全品类品牌。
2018年3月,Aesop伊索上线了天猫海外旗舰店,随后又陆续上线微信小程序和小红书官方账号,为中国顾客提供跨境购买和在线咨询服务;2021年11月,Aesop伊索在上海例园举行“悠然之悦”展览,为开设线下首店进行了铺垫。
2022年11月,Aesop中国大陆首店在上海东平路正式开业。东平路原名贾尔业爱路,始建于1913年,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核心地段,曾是上海最早的高档住宅区之一。
Aesop伊索选择沿街的独栋大宅作为店面,红砖洋楼调性十足,这也与品牌的高端定位相符,它并不是一个以产品为核心的品牌,而是主打场景零售。
在门店设置上,Aesop伊索以不重复的门店设计出名。在产品理念和用户思维上则采取苹果的做法,做精做细,同时培养死忠受众和社群,也被称为护肤界的“lululemon”。
2003年,Aesop伊索年销售仅300万美元;2012年,品牌正式被巴西美容巨头Natura & Co以约68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现金收购了65%的股权,到2022年,其年销售额已达36亿元人民币。
随后,Aesop伊索被欧莱雅看中,以 184 亿人民币收购了这个澳洲高端护肤品牌。借助欧莱雅的资本和渠道,品牌在中国线下飞速开店,据统计2024年Aesop伊索连开了12家新门店,这对一个以“小众、独特”定位的品牌来说颇为激进。
所以,此次中国大陆首店闭店应该并非资金链问题,但是关闭一家具有品牌标志性门店也让外界诸多猜疑,尤其是在去年年底首席执行官Michael O'Keeffe离开品牌,这位带领Aesop伊索转换定位的CEO,在品牌就职已有21年,他的离职与品牌规划转变或许有不小的关联。
02.
国际高端美妆之困
近两年,国际美妆企业在中国市场持续败走,雅诗兰黛集团连续巨亏,亚太地区业绩下滑拖累严重;欧莱雅集团近十年来首次在中国市场负增长;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都在中国市场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近日,联合利华宣布,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关闭旗下护肤品牌REN Clean Skincare(以下简称REN)。
对于此次关闭REN,联合利华在新闻稿中表示,“在集体磋商期结束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开始正式采取措施关闭REN业务。综合内部因素,再加上近年来的市场挑战,使得该品牌无法长期保持成功。”
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REN Clean Skincare由Antony Buck和Robert Calcraft在英国伦敦创立。品牌主打“纯净、天然、高效”的护肤理念,旗下REN果酸水和Evercalm系列产品一度成为明星单品。
2015年,联合利华收购REN,REN是联合利华高端美妆部门收购的第一个品牌。据REN的官网信息显示,该品牌旗下产品包含了爽肤水、精华液、保湿霜、面膜、洗面奶、身体护理等品类,产品售价从20美元-76美元(约合人民币144元-549元)之间不等。
近年来,纯净美妆赛道热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打成分纯净、定位中高端区间的REN逐步失去了明确的消费群体支撑,差异化品牌定位优势不再,开始走向“下坡路”。
自2022年起,REN开始终止与一些线上零售商的合作,并缩减其在美国独立门店的数量;到2023年,REN陆续停产了29款产品,同时暂停了5个新品上市计划。最终,联合利华选择“卖子”。
东耳观点:可以看出,对于高端品牌而言,定位清晰且独特尤为重要,一个因改变定位而重获新生,一个因定位模糊而走下坡路。在国际品牌谨慎开店,甚至大面积闭店、撤柜之余,Aesop伊索正在迅速扩张,虽然是出于对品牌流量和业绩的考量,但是否能符合其品牌生长哲学更为重要,后续Aesop伊索会出现怎样的调整令人拭目以待。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