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印发《关于支持义乌化妆品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四大板块推出十二项具体举措,旨在打造全国领先的化妆品贸易便利化高地。
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注入新动力。这一政策不仅标志着义乌在化妆品进出口领域率先迈出制度创新步伐,也为国货彩妆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全新契机。

《方案》从“创新前置服务、深化制度创新、强化省市联动、筑牢安全防线”四大方向出发,系统推出十二项具体措施,精准应对化妆品进出口环节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开设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服务专窗,提供咨询、指导与预审全程服务,实现“即报、即审、即上市”。
开辟检验检测“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检验,有效缩短进口备案周期。
建立全程跟踪式服务机制,开通即来即审的预约服务,力争进口备案周期减半,提升首次提交通过率。
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行政服务效率,降低了企业时间与人力成本,为化妆品快速进入市场赢得宝贵窗口期。
探索培育化妆品“首发经济”,对符合条件的国际新品试行部分证明文件豁免。
实施同系列产品优化备案,允许配方近似的同一品牌化妆品共用安全性资料,共享功效宣称评价试验数据。
探索出口企业检验资源共享模式,在保障安全合规前提下降低企业成本,加速产品出口。
建立出口化妆品柔性监管服务机制,制定柔性监管服务指南,引导企业强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
这些制度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运营灵活性,也为化妆品产业向高附加值、品牌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构建省市协同的备案管理新模式,支持义乌受理点开展备案资料整理及备案后技术核查初审、复核工作。
实施审评能力“靶向提升”工程,通过导师带徒、结对帮扶、上挂培训等方式系统提升审评专业水平。
通过上下联动、资源下沉,基层监管能力得到实质性增强,为政策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和追溯体系,实现从“国门”到“店门”全链条监管。
推行化妆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为潜在产品质量问题提供赔付保障,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支持放大改革综合效应,结合自身优势出台专项政策,吸引优质进口化妆品境内责任人落户,鼓励国货品牌“借船出海”。
在“放得开”的同时确保“管得住”,体现了改革与安全并重的治理智慧。
义乌之所以成为全国化妆品进出口便利化改革的首个试点,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坚实的产业基础与独特的区位优势。

首先,义乌是全国首个“中国化妆品(彩妆)基地”,拥有化妆品生产企业170余家,占浙江省总量的30%。依托国际商贸城这一全国重要交易平台,集聚了1200余家经营主体,全国近80%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在此设立代理点,形成了“生产+贸易”双向驱动的完整产业链。
其次,义乌作为国家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期以来在跨境贸易、市场监管、制度创新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具备先行先试的政策土壤与执行能力。
此外,义乌在全球小商品流通网络中占据枢纽地位,其市场辐射力、物流通达度、信息汇聚能力,均为化妆品进出口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平台支撑。
若义乌试点成功,将对中国化妆品产业,特别是国货彩妆的国际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即报即审即上市”“绿色通道”“备案优化”等举措,国货品牌出海的时间与成本大幅降低,更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
在“首发经济”“同系列备案”等机制推动下,国货品牌将更易于对接国际新品上市节奏,提升产品研发与品牌运营的国际化水平。
义乌试点将强化其作为“内外贸一体化”枢纽的功能,助力国货品牌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灵活切换,增强抗风险能力。该试点若成功,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化妆品贸易便利化的制度模板,推动全国化妆品进出口监管体系的整体优化。
东耳观点:若试点成效显著,其对国货彩妆出海的核心意义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大幅压缩备案时间、降低合规成本,直接提升国货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响应速度;二是通过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备案与监管规则,为国货品牌构建一条更加顺畅、高效的国际化通路,从“产品出海”向“标准与品牌出海”深化。
义乌试点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区域性的政策红利,更在于其为全国化妆品贸易便利化改革所提供的实践样本与制度参考,标志着中国化妆品产业国际化进程进入一个由点及面、深化探索的新阶段。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