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之变,双十一何去何从
2021.11.12    小耳朵大嘴巴
分享至:
新闻简介:从光棍节到狂欢节,谁变了?

2009年的十一月,实体业刚过国庆大促,没有后续动销节点的纷扰,人们勒紧裤腰带,对于购物行为充满警惕。

这时候姐妹在你耳边说,“阿里巴巴双十一全场五折”。这不是种草,这是结仇。

在当年,电子商务属新兴产业,没有实体店面的支撑,付款等货是场信任较量,而十三年后,反倒把钱交到门店手里,消费者却反复思考。

转变的不止是消费心态,更是中国市场的商业版图,在物流成熟、供应链遍布全球等利好配合下,线上购物成为主流之一。

看组数据,从2009年天猫双十一到今年,GMV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255.jpg

截止双十一当日00:00,京东卖出3491亿,天猫卖出5403亿,而那个纯粹五折的年代却依旧值得怀念,本文,我们回到13年前,细数过去,畅谈将来。

 

从光棍节到狂欢节,谁变了?

首届双11仅27个品牌参加,成交额只有5200万,虽远远比不上现在的上千亿元,但效果已经远超预期,使得双11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为这一想法的可行性提供了希望。

那年夏天,阿里巴巴现任CEO张勇跟市场部正在头脑风暴:11月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月份,10月有国庆,12月有圣诞、1月有阳历年、2月有农历年……唯独11月没有促销。

机缘巧合之下,市场部想到11.11的日子,此后,市场部便向公司女生征集怎样买才会买到嗨,当时征集到的答案是:大牌子、五折、全国包邮……这就形成了第一届双11的雏形。

微信图片_20211111132034.png

2009年11月11日,双11的首次尝试,这是阿里巴巴在C2C业务顺风顺水时,首次涉足B2C,而且由于时间紧,玩法模糊,直到双11的前一刻,还有品牌因货源的问题退出。

最后淘宝商城联合27家店铺,以“光棍节”的名义,做“五折促销”活动,最终取得了5200万的销售额。

赶上互联网最初的红利,结合年轻人猎奇的心里,“一个人闲着也是闲着,上网买买东西好了”成为光棍节的庆祝方式。

微信图片_20211109132246.jpg

从1到11,从光棍节到购物狂欢节,双11内在的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地复杂化。从2009年开始,更多的商家参与了淘宝商城双11半价包邮活动。2010年淘宝官方为了准备购物街,联合营销公司制作了9款不同风格广告创意以匹配不同形式产品以及活动,提前10天为双11造势。

此后,价格营销、线下商家通过O2O模式加入双11活动、多维度投放广告、红包营销等越来越多的造势营销出现在大众视野。

双11也一改光棍节的草根形象,开始通过创意,反套路反逻辑的宣传物料进行推广,并利用程序化广告进行全方位广告投放。光棍节也在第二年,改名为“购物狂欢节”,至此“双11购物狂欢节”开始深入人心。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03.jpg

而今年,毫无疑问,我们不再狂欢,和走进超市购买茶米油盐一样,双十一就会购物、就会囤货。谁改变了?消费者变了,参加的商家变了,逻辑变了,当年那些大鳄是否感应到这场变化?

榜单会告诉你,销量会告诉你。


品牌商家表现的舞台

尝到双11的甜头,品牌和商家踊跃参与到双11活动中,品牌参与数从09年初始的27家,增加到10年711家、11年2200家,再到去年25万品牌和500万商家。

2009年仅27个品牌参加活动,还有诸多商家并不看好这样的促销活动,甚至开场前还有品牌打电话坚决要求退出,后来被临时拉来救场的百丽,一天的营收就超过当年双十一整个体量,把全部能卖的货卖断网。

其实,2008年年底,当时的女鞋龙头品牌百丽已经坐拥6050家自营零售店,2009年,百丽集团总体业务收入达到197.61亿元。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07.jpg

一边是参与品牌开场前还在“强烈要求”退出;一边是实体大鳄救场,在不被看好中,这场5折的疯狂促销超过了预期成绩。

而有趣的是,2019年双十一预售,薇娅直播间百丽9小时破八亿,比前一年少用了10个小时。

再看美妆行业,2008年底至2009年,在国货品牌激烈竞争中,国际品牌脱颖而出,如玉兰油、大宝、小护士、旁氏、碧柔、可伶可俐、高丝、欧珀莱、采诗、羽西、资生堂、强生、丁家宜等。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10.jpg

进驻实体渠道,成为国际品牌当时的收割阵地,在百货/商超/街边连锁等终端,消费者正和实体关系“你侬我侬”,BA还在时时提醒消费者积极消耗十一大促时购买的产品,面对第一届线上双十一促销,自然挥手无压力。

面对13年后的双十一,实体从业者也给出了很多声音——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13.jpg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16.jpg

回想2009年的中国市场,人口红利和实体红利并行,零售巨鳄均以开出万店为目标,构筑销售壁垒,而在当时,互联网购物完全是新兴渠道,再加以需要依赖PC端完成购物付款,能卖出5200万,已经是27个品牌和当时的网民消费者,能给到的最大信任。


消费者心声流露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20.jpg

从2009年至今,双11的战线越拉越长,不少消费者经历了“虚构原价”、“文字游戏”、“售后难”等“套路”,有的消费者对双11已了无激情,但依旧有不少网友深陷剁手,乐在其中。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23.jpg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31.jpg

微信图片_20211112103334.jpg

相较80后,双11对于90、00后的剁手欲望更高。翻看小红书,深夜蹲李佳琦、薇娅直播间的不在少数,今年双11预售当天,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观看人次均突破2亿。

十三年过去了,昔日的少年或许已为人父母,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双11”似乎已成为所有人的节日。但是似乎大家对于这场狂欢提不起兴趣,从消费者端来看,电商消费也从“狂欢时代”过渡到“理性时代”,从不顾一切地“买买买”过渡到“按需购买”。

除了双十一以外,各大电商像“618”之类的电商节庆和周年庆不断,逐渐稀释了双十一带来的井喷效应。以往的“双11”活动中,多数消费者存在冲动型抢购行为,几年经验累积下来,他们也变“聪明”了,同样的商品,会在进行比较之后再选择购物渠道。

对于商家来说,参与了13个年头的双十一,大家似乎都已经累了,还记得国内某品牌CEO在2015年的双十一之后在朋友圈感叹道:“这种销售,对中国的零售没有意义,是一种生态环境的破坏,绑架了所有人。”中腰部玩家迎着头皮“接客”,尾部商家的流量更是被头部玩家抢得精光,所以今天大家似乎都很安静。

【版权提示】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

邮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金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5

  • 微信公众号
  • 东耳头条号
关注我们: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