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薇娅偷税漏税”一事引爆全网,公众一边唏嘘头部主播们对直播行业的流量、资源等方面垄断,赚得盆满钵满,一边为国家将“触手”伸至直播电商,整顿该行业的行为叫好又叫座,薇娅被罚13.41亿的天价警示警醒众人,随后上千名网络主播主动自查补缴税款。
事实上,直播行业再整顿、原料备案趋严格、产品宣称明禁令、广告代言高要求等现象都表明,2021年国家对整个化妆品行业的清理整顿力度空前强大。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化妆品公司未按照化妆品注册的技术要求生产化妆品案作出行政处罚,同时依据新修订的《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将该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经执法调查,该化妆品公司于2019年至2021年期间,多批次化妆品未按化妆品注册的技术要求生产,监督抽样检验结论不合格,多次被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且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飞行检查中多次被判定为不合格,经责令改正后仍拒不整改。
该公司连续违法时间较长,涉案产品数量较多,甚至为逃避执法检查还隐匿资料,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属主观故意,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符合从重处罚的规定。
12月3日,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除罚款外,依法将该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据悉,这是国内第一宗因化妆品抽检不合格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案例。从披露处罚到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国家以行动证明“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不是一句口号”。
这也为最大程度减少诸多企业打擦边球、钻制度空子,将不良产品投向市场,打乱健康有序的消费市场。但最终目的,是要品牌、企业有责任感,有自我担当,在自我意识层面主动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与投放。
为保障公众用妆安全,净化化妆品市场环境,国家已经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规定,国家药监局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经营企业立即停止销售上述假冒化妆品,深查深究其进货渠道,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此外,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颁布了为期5年的《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下称《规则》),主要适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两品一械”)。
《规则》聚焦9大违法行为,主要涉及产品/原料、生产许可/备案问题、质量安全管理以及集中经营者/注册备案人行为等。明确提出了11条“从重处罚”以及9条“情节严重”处罚的实体规则。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抽检强抓4个重点在前,广东省药监局颁布《规则》在后,这为广东省化妆品违法企业又上一道“枷锁”,严格规范。
“以往个别化妆品企业守法意识淡薄,对于行政罚款、飞检责改‘不以为然’,9月1日实施的《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明确了涉化妆品违法行为受到较重行政处罚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无疑这个规定给了监管部门一把新的‘利剑’。”
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查办某化妆品公司未按照化妆品注册的技术要求生产化妆品案,特别是将该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即是实施强有力的信用惩戒措施。
东耳观点:行业规范慢慢长征路,国家不会去打击任何一个行业,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违法,在一次次处罚问责中逐步提高合规经营、合法经营,将消费市场发展拉向正轨。在此过程中,品牌或企业不断提升自我要求,合法合规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消费者才能享受到更多优质产品与服务。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