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噬?“测评”博主因“打假”遭索赔808万
2022.03.07    记者:kuroko
分享至:
新闻简介:乱象

伴随着国内化妆品市场的发展,以及成分党的兴盛,主打专业、测评的博主开始成为新一代的意见领袖,凭借专业的分析取证帮助消费者避雷,选择适合自己的优秀产品。但由于成为测评博主并不需要资质证明,部分不良博主发现其中红利后塑造“博士”人设,借“测评”之名满足一己私欲,极大程度上扰乱了化妆品行业的市场环境,测评博主是否公正,也成为难以自证的问题。

3月2日,测评博主@大分子实验室发布的视频,再度将这一话题带到公众视野。

视频中,博主表示“因打假虚假宣传品牌,被索赔808万元”,并对相关文件进行了展示:“由于被告恶意的侵权行为导致原告面霜销量急剧下降,且各大网络平台的直播间不愿意再宣传和销售原告面霜,导致原告面霜的库存积压情况”,要求@大分子实验室赔偿近808万元。

有媒体猜测本次事件原告为国货品牌AOEO,是2021年2月@大分子实验室测评AOEO并称其虚假宣传事件的延续。

2021年2月,@大分子实验室发布视频称,在送至第三方检测后发现,AOEO旗下产品奇迹焕颜面霜的玻色因含量与宣称的“玻色因浓度30%”不符,“玻色因浓度”,含量甚至低于1%,仅为0.04%,基于此,@大分子实验室向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实名举报该款产品,并于微博发布头条文章《踩雷实锤了!某国货玻色因面霜实际添加量不足1%!》。

在经过调查后,面霜生产企业承认该面霜玻色因添加量不足1%,被责令下架整改。

事件似乎已得到实锤,理应没有继续的可能,但在@大分子实验室微博推文发布并扩散的同日,AOEO品牌官方抖音号@AOEO护肤发布声明,称@大分子实验室视频及文章中的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AOEO奇迹焕颜面霜使用的成分均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

根据本次事件透露出的时间因素、商品品类,以及AOEO奇迹焕颜面霜确实以直播销售为主要售卖方式,并在暴雷后便已下架的事实,原告方位AOEO的猜测应是八九不离十,而对于原告的索赔,@大分子实验室也表示“持拒绝的态度,并且已经做好了赔钱、关闭账号的准备”。

在大众看来,既然产品本身存在问题,且已被广州市监督管理局实锤,产品下架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产品本身,却要求所有损失由曝光者承担,这似乎并不合理,但原告能够有索赔的底气,也是由于@大分子实验室确实不够“专业”。

一是@大分子实验室的专业背书——“中科院博士权威测评”早已被扒存在问题。

早在2020年5月24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曾发表声明,示与大分子实验室账号无关,且相关人员仅为原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生,无任何形式的项目合作,彻底划清界限。

二是@大分子实验室已多次出现关键数据错误的问题。

2021年6月视频宣称珀莱雅红宝石双抗精华“概念添加”、“虚假宣传”的事件惨遭打脸, @大分子实验室只能发布致歉信并删除视频。

而后,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大分子实验室又被爆其背书的mixx玻色因面霜在视频中测出的玻色因含量与@老爸评测结果不同。

@大分子实验室已逐渐失去了立身之本的专业光环和公信力,这是原告能够抓住的最大痛脚。

在缺乏足够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判别双方究竟谁对谁错,似乎都存在有一定不小的问题。

在法规不断收紧的前提下,品牌不仅要凭良心做出好产品,在进行产品宣传时也应当实事求是。

同时,从原告索赔的金额来看,KOL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力确实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这不禁引起笔者思考,法规在约束品牌方的同时,是否也应当将更多目光投注在鱼龙混杂的KOL领域,肃清平台风气,错误数据的错误指摘对新生品牌造成的影响,真的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够翻篇的吗?

【版权提示】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

邮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金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5

  • 微信公众号
  • 东耳头条号
关注我们: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