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即时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即时零售电商将成为零售小店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渠道。本地零售O2O中商超是重要品类,预计2020-2024年,本地零售商超O2O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62%。
这时,成立单品牌门店、入驻商超或美妆集合店成为多数品牌深耕线下的主要打法,而与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同城零售电商合作成为打通美妆线下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1. 联合三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以KK集团旗下美妆集合店品牌THE COLORIST调色师(以下简称“调色师”)为例。
近日,调色师联合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三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举办“IP联萌”活动,线上线下双渠道并行,深度链接品牌与消费者。
据了解,此次参与调色师“IP联萌”活动的品牌商有数十余家,包括滋色、COLORKEY、Spes、KIKO等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彩妆品牌,除线下门店外,同时还在“美团”、“京东到家”、“饿了么”三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调色师线上店发售。
调色师门店覆盖了400+全球美妆品牌,超5000款单品。此外,调色师与欧莱雅、资生堂、KISS ME等全球30多个彩妆品牌达成合作,保证了商品的日常供应。
调色师处表示,依托KK集团强大的技术及供应链团队,持续提升数字化能力,以数据驱动、创新迭代为重心,使得调色师在选品、供应链、仓储、门店等多个环节实现更加全面的智能化运营,进而获得更加极致的效率和尖叫的体验,从而成为越来越多美妆品牌将调色师作为联名合作伙伴,以及新品首发阵地。
对于调色师而言,平台的用户覆盖以及用户数据体系,能为调色师提供更为全面、精细化的营销赋能,而调色师也能为平台带来更多流量支持,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 发力线下单品牌店或专柜
相较线上的无触摸感,线下商场的体验和服务,是美妆品牌们维系高端顾客、提升品牌附加值的重要武器,因此开设线下独立门店或专柜成为品牌发力线下的重要方式。
2021年12月,功效性护肤品牌薇诺娜全国百货首店落地银泰百货。据悉,薇诺娜专柜位于银泰百货杭州西湖店一楼。主打的敏肌、舒敏保湿、舒缓控油、防晒、清痘、修护冻干等26个产品系列、100个单品在银泰百货线下商场、喵街app同步上线。
今年3月,瑷尔博士杭州首店落地银泰百货杭州之江店。据悉该店的启动,同时也是瑷尔博士拓展线下渠道的一个新起点,接下来瑷尔博士将“以点带面”加速江浙沪华东地区品牌店布局,目前已在济南、长沙、成都等多个城市开设线下品牌店。
除此之外,一些国外小众品牌也将百货商超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切入口。日本品牌VSH、抗老品牌德国Augustinus Bader家族全国首店、瑞士抗衰品牌法尔曼等专柜都是近半年来陆续进驻北京汉光百货。
而银泰百货作为中国最大的化妆品实体零售商,亦成为海外小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重点百货。主打抗糖的护肤品牌COCOCHI中国首店于4月在银泰百货杭州西湖店开业,此外,专业彩妆师品牌Laura Mercier、英国小众高端品牌Charlotte Tilbury纷纷进驻银泰百货,高端小众彩妆品牌Hourglass全国首店也将于近期落地银泰百货。
越来越多的线上爆品可以在百货专柜买到,这意味着国际化妆品牌与社交平台起家的新锐化妆品牌之间的较量,正从线上向线下蔓延。
3. 数字化转型
推行O+O零售模式
与O2O存在本质的不同,O+O零售模式打破了传统O2O的单向线性消费路径,它不止于线上为线下导流、线上买单线下提货,而是融合线下及线上购物的生活模式,透过无缝结合线下及线上平台,更紧贴顾客的需要,能在消费者任何时间、不同平台上体验产品、服务及购物。
就屈臣氏来看,作为传统美妆个护零售商,屈臣氏依靠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开创O+O零售模式,2021年吃到了O+O模式的一波红利。2021年屈臣氏中国市场销售额为227.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同比上涨14%,营收创近5年最大增幅。
据悉,2021年屈臣氏中国市场门店达到4179家,较去年净增加64家实体门店,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了1.9%。
此外屈臣氏提供的皮肤检测、SPA正在吸引年轻消费者到线下去享受服务。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屈臣氏门店内SPA护肤项目体验人数飞速增长,其中广州、深圳、上海的SPA消费频率最高,景德镇、阳江和邢台三城体验SPA后下单的转化率最高。
东耳观点:据埃森哲《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95后比千禧一代更看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能当天甚至半天就收到商品。
当美妆行业打通线下“最后一公里”时,消费者最快能在半小时内买到门店产品,一方面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间里,为消费者解决了出门到店购买的难题。另一方面美团、饿了么等闪购自带的流量引入和外卖配送服务,能使品牌更好地触达消费者,同时也将门店打造成一个迷你的分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