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月报 | OGP发布“蓝皮书”,高效选手迎来新机遇
2022.08.02    记者:陈好看
分享至:
新闻简介:从流量赛道走向科研赛道

随着化妆品市场越来越“内卷”,市场越来越细分,消费者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助推化妆品消费需求增长,在高速增长的市场,把消费者对于成分研究更精细化。

其中,随着消费者对于成分认知的不断加深,“成分党”也由 1.0 向 2.0 阶段进阶,即由原来单一的追求护肤品浓度及种类转化为更加追求配比体系和技术。

消费者从注重产品的某种单一成分的较高浓度,逐步深入关注有效浓度、安全浓度,并且焦点也已转移至专业有效的配伍。

而不同年龄层次的“成分党”所关注的产品重点也存在差异化,年轻群体追求美白、保湿的效果,到了一定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则更关注祛皱抗老,但追求成分精准、高效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选购护肤品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可以说,在成分党盛行下,科学护肤时代来临,当人们根据自己的皮肤寻找合适的产品时,他们会根据成分来判断是否对自己的皮肤有益,从某种程度来看,这更有利于让产品回归到产品本身,而这也为当下美妆品牌指明了方向。

01. 蓝皮书发布

高效成分引关注

早在2018年,功能性护肤品市场中以理肤泉、雅漾为代表的第一梯队玩家,市占率为17.8%,而第二梯队中仅有薇诺娜、玉泽为国产品牌。

新晋的入局者不断增加,再加上化妆品市场严密的监管,三年时间里,虽然市场整体集中度变化较小,但各玩家的市场份额变化明显。

据美丽修行《2021年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创立时间超过20年的品牌关注度为49.7%,到2021年,其降至为44.6%;而新锐品牌开始受到更多人关注,从13.5%增长至20.4%。其中,以更新兴、更高效原料成分为主打的品牌,受到更多成分党关注。

以宜格集团旗下品牌OGP为例,OGP围绕“蓝铜胜肽”成分深耕护肤实际应用,在功能/功效赛道上持续突围。

作为已经在医药及护肤领域广泛应用的原料成分,蓝铜胜肽能够有效修复皮肤损伤,减少皱纹,增加皮肤弹性,且由于其具有人体同源属性,蓝铜胜肽在安全性上优于其他高功效成分,对皮肤也极其温和友好。

由专研抗衰品牌OGP编辑的《2022蓝铜胜肽化妆品应用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在首届蓝铜胜肽创新国际峰会上首次对外发布。

《蓝皮书》中表示,研究表明蓝铜胜肽在皮肤重塑、刺激胶原蛋白合成、抗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皮肤干细胞再生以及恢复受损细胞功能上有所作用。

回归用户对于蓝铜胜肽认知调查,《蓝皮书》中显示,30%受访消费者对于蓝铜胜肽有一定了解,22%认为蓝铜胜肽具有抗衰作用。

已被发现近50年,但蓝铜胜肽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仍是“新秀”,相较于“认知过剩”的多肽、视黄醇和玻色因,蓝铜胜肽更具科普和应用话题度。检索小红书平台,蓝铜胜肽相关笔记超过1万+,而成分研究类笔记成主要趋势。

可见,成分的高性能结合了用户认知的不饱和,超半数“不够了解”的用户市场,给予了品牌更多的渗透空间。

《蓝皮书》的发布,既是对于成分党2.0时代下的科普回应,也是对于高新原料问世下,用户抗衰需求升级的重要知识参考。

02. 纵观研发向深度

成分党进化学习

日化美妆成分从兴起到现在经历了简单的“原料桶”→适度浓度、有一定配方的过程,并且从简单混合的“配方”到真正有添加必要、认真考量每个成分功用的“真”配方,产品形态也从原液进化为精华。

用户对于配方及成分活性效能的关注,也远远超过了单个成分的研究,而蓝铜胜肽之所以在化妆品领域属于“新秀”,原因或许在于制备专利难度和成本高昂,以及在锁鲜技术上的难点,而《蓝皮书》中则向用户展示了OGP产品所搭载的高科技术。

蓝铜胜肽在应用上存在固有难点:蓝铜胜肽的铜离子一旦被其他成分鳌和,会丧失大部分活性,功效也大为降低。

OGP历时数年,尝试从保鲜、渗透、多靶点等方向进行科研突破,分别研究出了三体锁鲜技术、双因子渗透技术、靶向抗皱多元肽技术来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成分党有了新课题,在原有了解成分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各类功效活性剂的实际应用,理解成分作用。

正如OGP对于蓝铜胜肽成分深度研究,只有开发出适合蓝铜胜肽的促渗技术及配方技术,才能根本上去应用和注入产品,配合持续研究的科研向内容,多面助力消费者理解原料和成分对于产品的优化意义,以及产品的效果由来,通过帮助认知来获取认知。

以下为《2022蓝铜胜肽化妆品应用蓝皮书》完整展示——

【版权提示】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

邮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金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5

  • 微信公众号
  • 东耳头条号
关注我们: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