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小程序”会是B站商业化的自救棋吗?
2025.01.21    
分享至:
新闻简介:寻求平衡

据B站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B站实现营收73.1亿元,同比增长26%;经调整净利润为2.4亿元,实现上市后首次单季度盈利。

财报提及,本季度B站调整后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游戏和广告业务的增长,同时毛利润同比增长76%,毛利率从上一年同期的25%大幅增至34.9%。

A.png

日前,B站在2025 AD TALK营销伙伴大会上再次强调,将在广告业务上坚持选择做好品牌,即真正影响用户心智的“品牌影响力”。

2024年前三季度,B站广告收入分别增长了31%、30%、28%。可以看出,广告业务成为B站商业化的重点发展侧重。

01.

尝试走进主流年轻人

将推广“B站小程序””

B站作为二次元起家的平台,年轻化是其用户年龄层的特点,但是小众文化圈层的局限性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平台后续发展,所以这两年B站在尝试向更大众化的用户走去。

目前,B站拥有3.48亿月活跃用户,1.07亿日活跃用户。在过去的2024年,有2000万用户在B站打卡超过360天,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06分钟,大量用户真正地“住在B站”。

而B站选择做好“深度心智”,则是因为中长视频的平台特性,简单粗暴的引流模式在该平台容易水土不服,但与交易导向的电商营销体系相比,品牌塑造本身复杂得多。

B.png

在触达用户方面,2024年底,B站发布了《MATES人群资产白皮书》,提出了详细的人群资产模型。模型分为五层:第一层是Meet(认识),对应低频触达;第二层是Appeal(兴趣),对应高频触达、浅互动;第三层是Trust(信任),对应深度互动;第四层是Endorse(认同),对应深层意向;第五层是Sales(转化),对应最终转化。

据B站介绍,美妆国货品牌颐莲通过品牌活动、实地考察、联名周边等形式,与生活区UP主共创内容。在MATES模型的数据支持下,2024年同期颐莲的人群总资产增长了约13%,其中T(信任)和E(认同)两个关键人群的数量更是增长了六七倍。

在用户运营方面,为了破圈,今年B站与春晚合作,成为B站的独家弹幕视频平台。这是B站成立15年以来,首次播出央视春晚。B站将为春晚直播定制全新的互动、观看功能,总台也将在B站开设春晚账号,为用户带来历届春晚中的精彩内容。

此外,B站还推出了“B站小程序”,看起来类似微信小程序,也是一个可以支持第三方开发者在站内提供服务的产品。目前已面向游戏领域的客户进行内测。经过不到2个月的时间,已有超百款活跃的B小游戏推出,付费转化效果超预期。下一步,B小程序还将开发短剧、小说等功能板块。

02.

用户流失危机

创作者环境严峻

这一系列面向主流年轻用户的操作,背后也透露出了B站的增长焦虑,根据2024年三季度的财报,B站月活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仅为2%左右,想要实现4亿月活较为艰难。

横向对比不同时间,2020年第四季度B站的月活数为2.02亿,同比增长55%;2021年第四季度,B站月活达到2.72亿,同比增长为35%;到2022年第四季度,B站月活为3.26亿,同比增长20%,首次环比下滑。

相较于月活更大的短视频平台,B站的用户数量与增长率影响着广告主的投放意愿。并且,B站的社区氛围和平台属性决定了B站的广告展示机会较少、商业转化路径也较长。

并且,B站的增值服务营收增速正在放缓,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增值服务的增速为9%,环比下降21.6%,同比下降48.4%。

与此同时,B站的有效大会员数量也在下降。2024年三季度,B站有效大会员数量约为2197万,相比上一季度的2230万,环比减少1.5%。

近期,B站更新了B站大会员服务协议,增加了对大会员的使用限制。根据协议内容,从1月16日开始,B站有两项明确限制:一是规定同一账号同一时间最多可在2个终端设备使用会员服务;二是针对手机端,同一账号在24小时内至多支持在2个设备上使用会员服务。

但是,由于没有提前通知用户,导致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触发限制,针对这条新增用户协议体验感不佳。

微信图片_20250121150856.png

在收入结构上,虽然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盈利,但是其中主要盈利项目是《三国:谋定天下》这款游戏,根据交银国际预测,这款游戏2024年预计能给B站带来8亿-13亿的收入。游戏业务收入在B站的收入18.2亿,同比增长84%。

在创作者方面,B站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投放和品牌合作,不同于YouTube的独立贴片广告模式,这使得内容创作的独立性受到商业化压力。

并且,B站在不断降低创作者激励机制:如果近半年,月均平台收入超过5000元,创作激励就取消。对于月均平台收入低于5000元的UP主,可以获得创作激励,但创作激励设置2000元的上限。

这就要求B站的创作者必须提高商业化的能力,创作激励削减后,有一批UP主出走另寻出路,在一定程度上对平台内容生态造成伤害。

东耳观点:据CNNIC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同比增长1608万人。回溯来看,这一增长数据持续下滑,2023年12月同比增长人数为2480万,2021年12月为4296万,2018年12月为5653万。

互联网红利正在见顶,进入存量时代后,如何挖掘用户需求及提供优质内容是关键。但是在商业生态打造上,也需要快速根据市场风向调头。B站在实现商业化目标和输送优质内容,保证社区文化氛围等方面仍需探索。

【版权提示】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

邮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金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5

  • 微信公众号
  • 东耳头条号
关注我们: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