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10日),华熙生物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减少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减少7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下降 78.13%。

在2022年业绩到达顶峰之后,华熙生物主要经营数据已连续两年下滑,且回落速度逐年加大,此次业绩报告是其上市以来业绩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
01.
首次出现单季亏损
化妆品业务下滑31.62%
分季度来看,2024年1至4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61亿元、14.50亿元、10.64亿元、14.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亿元、0.98亿元、0.20亿元和-1.88亿元。在营收最高的第四季度,华熙生物却出现了近2亿元的亏损,且是201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单季度亏损。

分板块来看,华熙生物目前业务分为四大板块: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食品业务)。
2024年,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 32.0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6.85%;但营收占比最高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也就是原来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却出现了下降,2024年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
可以看出,其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依旧是业务收入占比最大的,但是却是上年度唯一下滑业务,导致整体业绩下滑。
目前,华熙生物司旗下拥有“润百颜(BIOHYALUX)”“夸迪(QUADHA)”“BM 肌活(Bio-MESO)” “米蓓尔(MEDREPAIR)”等多个品牌,涵盖次抛精华、膏霜水乳、面膜、手膜、眼膜、喷雾、头皮护理等。
在产品策略上,各大品牌持续打造大单品及其大单品系列,推出新品与连带产品,稳固产品体系,形成科学完整的产品布局。

具体而言,润百颜聚焦修护赛道,持续推动屏障修护系列(“白纱布”系列)的销售,包括精华、水、乳和洁面成套护肤步骤的产品,屏障修护系列销售收入占比已超过润百颜整体销售收入 50%;同时,润百颜积极推出紧致充盈次抛(“元气弹”)及紧塑霜,强化产品组合的市场竞争力。
夸迪聚焦抗老赛道,推出 CT50 超弹霜、CT50 精华水乳等产品,构成夸迪CT50超弹系列,多方面打造细胞级精准抗衰品牌。
BM 肌活聚焦油皮人群的多场景需求,在糙米系列2.0版的基础上推出油敏精华和祛痘乳,构建“油皮代谢平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米蓓尔基于皮肤神经免疫学前沿成果,围绕“蓝绷带”面膜,推出“蓝绷带”精华、“蓝绷带”面霜PRO 等产品,完善“蓝绷带”产品系列,构建“受损肌肤的根源性护理解决方案”。
02.
业绩承压六大归因
公司高层大幅加薪
面对业绩下滑,华熙生物在财报中进行归因:
1.因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 7,000 万元,影响了短期损益,但为公司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2.公司加大对长期性、战略性、前置性的投入,落地包括海口、天津、东营、湘潭等产能布局,相关费用增加超过 1 亿元。
3.公司持续保持前瞻性研发投入,聚焦前沿科技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中长期竞争力提供研发资源保障。
4.持续布局新兴业务,如再生医学、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等。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超过1亿元,将有望为公司未来发展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5.公司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约 1.89 亿元。
6.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消费品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整仍在持续,从流程到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产品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夯实业务基础。
上述归因除了投资与减值,在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合计4.66亿元,同比增加4.46%,占营收比重为8.68%,与2023年度相比增加了1.33个百分点。据介绍,研发费用的变化主要是薪酬体系变革导致职工薪酬同比增加;一级天津中试转化平台投入运营,研发项目增加,导致材料费折旧费同比增加。
其中,令人关注的是,华熙生物高层大幅加薪现象,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从2023年的2500多万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4300多万元。

而今年3月初,华熙生物开启反腐行动,开启内部变革。后续,华熙生物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调整及聘任的公告》,对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进行调整,同时根据经营管理需要,聘任新的高级管理人员。
从行业地位来看,华熙生物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及销售企业。在拥有庞大体量后,公司发展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在华熙生物看来,报告期的经营结果是公司长期持续增长后战略性的主动调整,是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结构性的、暂时性和阶段性的。
船大掉头不易,在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后,如果能够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深化改革,经历短期阵痛,还是能够恢复到长期发展的正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