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表示不准确、不清楚、不明白被罚5万,处罚单位为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文书号沪市监浦处〔2021〕152021000713号。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林清轩山茶花时光修复洁面膏120g”与“林清轩山茶花修复亮彩精华液30ml”两款商品成分中均含有“清轩萃”成分(即山茶花籽油、山茶花和山茶花叶的提取物),依据当事人提供的功效检测报告,在一定条件下,清轩萃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皮肤屏障是指皮肤最外层的表皮部分,不能完全等同于皮肤,当事人对上述两款商品的功能表述不准确、不清楚、不明白。
无独有偶,此前科蒂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蒂(上海)”也因广告语涉嫌虚假宣传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万元。
经办案人员调查,2021年2月28日至2021年4月27日期间,科蒂(上海)于天猫店铺销售的“肌肤哲理瓶中时光活肌修护精华液40ml自然哲理红安瓶”产品页面的宝贝详情中标注了“功效:损伤修复舒缓肌肤”,而科蒂(上海)未能提供该化妆品具有“损伤修复”功效的宣传依据。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科蒂(上海)承认上述商品不具有损伤修复的功效,页面宣称“功效:损伤修复舒缓肌肤”是由公司运营商在天猫后台系统中勾选错误而生成的不正确信息。
截止发稿前,科蒂旗下肌肤哲理天猫旗舰店已经下架所有产品,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在虚假宣传上载跟头的外企就已经有5家,除了科蒂之外,雅诗兰黛、丝芙兰、汉高、欧莱雅等都收到了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罚单。
雅诗兰黛旗下倩碧官方旗舰店“倩碧鲜活10%维C精华VC安瓶面部精华液”化妆品,“产品详情”页面发布“活的维C鲜活抗氧化 激活年轻7days焕亮肤色 细腻肤质4weeks改善痘印淡化细纹 12weeks修护肌肤提升肌肤自愈力”、“使用倩碧鲜活抗氧化维C精华能提升肌肤抗氧化自愈力”等宣传用语。
但是经查之后倩碧并不能提供功效的相关依据。此次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被罚了40万,而丝芙兰是因为其产品网页上宣传的防晒指数,被官方认定为“与实际的防晒指数不符、产品宣传中的成分与产品实物标签不符”。
今年众多品牌在旗下产品描述上屡屡“翻车”跟新条例的实施无不相关。其中外企因为旗下品牌众多,且反映弧度较长,所以对于新法规细化条例下的应对措施和学习力度来看,还是有点欠缺。
所以东耳整理了以下几个宣称要点,提醒企业自查纠错:
1.儿童化妆品要标注。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采取措施避免产品形状、外观形态等与食品、药品相混淆。在人群和品类不断细分下,儿童化妆品也成为了亟待深挖的新蓝海,其中的注意事项也需要入局企业深度研究和注意。
2.电商平台信息露出要一致。电子商务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经营经营化妆品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活动主页面全面真实准确,披露与化妆品注册或者备案资料一致的化妆品标签等信息。这一点很多品牌因为电商平台外包或者多平台运作一致在踩雷大项,新条例之后,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平台上的淘宝详情介绍应当慎之又慎。
3.小样、试用装与正装同等监管。以免费试用、赠与、兑换等形式向消费者提供化妆品的应当依法履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今年小样风盛行,但是也催生了假货、水货之风,新条例明确把小样、试用装纳入同等监管之中。
4.不得以商标名的形式宣称医疗效果或者产品不具备的功效。在之前有些品牌为了打擦边球,会注册一些有医疗效果的商标作为品牌名,如人参燕窝等等,这些品牌今后需要在产品标签上加入解释说明。
5.概念添加不复存在。化妆品标签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以“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并按照各成分在产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妆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1%(w/w)的成分的,所有不超过0.1%(w/w)的成分应当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标注,可以不按照成分含量的降序列出。
6.禁止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误导消费者;
7.禁止通过宣称所用原料的功能暗示产品实际不具有或者不允许宣称的功效;
8.禁止利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公益性机构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聘任的专家的名义、形象作证明或者推荐;
9.禁止使用医疗术语、医学名人的姓名、描述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或者已经批准的药品名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
10.禁止利用商标、图案、字体颜色大小、色差、谐音或者暗示性的文字、字母、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方式暗示医疗作用或者进行虚假宣称;
东耳观点:记忆中的国外知名品牌成立时间早、形象好、明星产品迭代迅速且有科技感。过往这么多年,在时尚杂志,高端百货公司,机场免税店等持续不停强化品牌形象;在产品包装及感官品质较好,功效基础研究较为发达,产品或成分有研究数据、文献专利等科学支撑,能取信于人。
而早些年法规未收紧时,配合的各种宣称过于猛,预算足够公关费用来应对风险,吸引消费者眼球同时也留下记忆点;当新条例落地之后,无论国外国内,所有品牌都将迎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这一次,本土化妆品企业与国际大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