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 | 分水岭之下,直播是沃土还是沼泽?
2022.01.06    来源:又又
分享至:
新闻简介:直播迎来分岔口

如果说,2018年是直播元年,2019年是直播破圈年,2020年是直播爆发年,那么2021年就是直播炸裂、短板显露、监管元年。

当下,直播已然深入影响了大众的购物习惯甚至是生活方式,尤其是Z世代消费群体。直播带货的竞争已经变得白热化,明星、商业大佬、网红、素人纷纷加入,人人都想抓住直播红利。

全民觉醒之下,淘宝直播、抖音直播、小红书直播等各个平台的直播应运而生,并广受消费群体的追捧,上至6070后,下至05后。

但随之而来的是直播乱象,尤其是直播带货,主播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偷税漏税等投诉、翻车现象频频出现,表面风风光光的直播带货,其实暗藏危机。

但是不得不承认,疫情这一契机将直播推上风口,火热的直播经济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直播带货成为了行业复苏法宝。

直播带货的爆发式发展,是觉醒时代下年轻购物新方式,直播带货虽被不少人诟病“与十年前的电视购物并无区别”,但这是新的流量聚集地,是一块沃土,也是一片沼泽。


五方合力将直播推向风口

回首2021年年初,疫情尚未完全消散,直播带货、私域流量、短视频等在线经济显而易见地成为当下大趋势。

——以Z时代为代表的消费人群

相较千禧一代,Z世代“每天一抖”的习惯、边看边买的购物习惯更加明显,Z世代更容易被直播间的气氛感染,产生冲动消费的行为。

因而当Z世代成为新时代消费主力军时,他们的个性化特点、消费习惯、创意内容也促使直播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内卷。抖音、小红书的“视频种草+直播变现”形式已然成为新消费品牌崛起的一剂催化剂,也让消费者需求从特殊节点回归日常。

——商家主播双向合作

就品牌方而言,直播能够打破空间和信息的壁垒,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增加用户粘性、销售收益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巨大成效。通过直播带货,尤其是投放在头部主播的直播间中,不但成单量可观,哪怕仅5分钟的直播露出,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曝光量。

2021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博现在李佳琦直播间。在这场直播中,刘博宣布了李佳琦“天猫宝藏新品牌首席发现官”的新身份。这意味着,李佳琦将为新品牌的产品打分,不仅用大数据衡量品牌力,还让直播作为带货手段成为新品牌的孵化空间。

由此,如且初、AOEO、百植萃在内的新锐品牌接连在李佳琦直播间露出,并获得天猫流量的助力,而资生堂、珀莱雅等国内外大品牌也频频出现在其直播间。基于直播带货给品牌和主播带来的巨大红利,品牌方乐于找头部主播合作,头部直播也乐于品牌方找上门。

——各大平台积极下海

不仅各大品牌下场与头部主播合作,各大互联网平台悉数下海,点淘作为淘宝直播新的种草地,在这一年承担起淘宝平台全新角色。

图片来源:网经社

同时直播间的战争也从淘宝转战拼多多、蘑菇街、唯品会等电商平台。2021年5月,蘑菇街宣布开启主播赋能计划与全新业务“短播”形态,蘑菇街创始人兼CEO陈琪表示未来一两年内,蘑菇街将重点发展“短播”业务。

而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则与电商平台或品牌商合作,深度布局直播电商业务,抖音甚至开通独立抖音商城,据ECdataway数据威-直播洞察数据显示,2021年1-8月抖音美妆直播带货超过194亿元,成交均价为89.4元。

甚至连B站也下海,2021年12月,邀请部分UP主内测可直播带货的“小黄车”的功能,欲加入直播电商大军。

——资本对直播青睐有加

据网经社旗下电商大数据库“电数宝”监测数据不完整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直播电商行业共发生了14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3.3亿元,包括宸帆、聚匠星辰在内的多家企业。

此外,像「小鹿母婴」这类垂类直播电商平台也完成融资,据悉,「小鹿母婴」是专注于母婴直播电商的平台,旗下头部主播@带娃的小璐为抖音母婴领域头部账号。

第三方平台蝉妈妈数据显示,@带娃的小璐单场GMV持续刷新记录,近1月销售额超2000万,已成为中高端母婴品牌在抖音冲击GMV、发布新品的第一选择。

——直播电商首次纳入国家级服务试点

2021年7月30日,商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评审结果》,头部主播李佳琦所在企业美ONE成为唯一进入服务试点的直播机构。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先进测量工程中心主任武彤介绍,此次直播电商首次被纳入《国家级服务业试点》,意味着国家希望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试点建设,解决当前困扰直播电商的难点痛点,实现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


“潜规则”暴露,略显的直播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演变,618和双11逐渐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争相表现的舞台,年复一年的销售数据增长,足以说明消费者对这两个节日的“剁手”氛围充满了热情。

以双11为例,2021年双11如预期般提早了20多天,数据显示,预售首日截至23:00,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观看人次均突破2亿。

而截止到直播结束,李佳琦在12个小时的时间里,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06亿元;主播薇娅当天交易额高达82亿多,累计直播时长达14个小时;第三名雪梨直播销售额为9.3亿元。

李佳琦与薇娅直播战绩持续领跑,远超其他主播,淘宝直播电商也迎来一年中的巅峰时刻。

巅峰的同时,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发货问题、大数据杀熟、价格差价问题等系列消费维权投诉也在不断增加。

据中消协2021年的报告数据显示,10月20日-11月12日内,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2135.31万条,日均信息量约89万条,其中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价格争议、虚假发货、平台问题等方面,而这些投诉多数都直接间接与直播带货宣传和促销有关。

欧莱雅当属全年翻车最大的品牌,简单回顾下欧莱雅的骚操作,双十一期间,李佳琦、薇娅直播间里的欧莱雅安瓶面膜均打出了“全年最低价”的口号,消费者满减后到手为429元/50片,之后欧莱雅官方旗舰店却“万券齐发”,叠加优惠券后,部分消费者以257.7元的价格就入手了50片。

至此欧莱雅差价事件全网爆发,李佳琦和薇娅均表示暂停与巴黎欧莱雅官方旗舰店的一切合作,并讨要说法。欧莱雅则致歉表示:对该产品的促销机制过于繁琐复杂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

一时间,#欧莱雅安瓶面膜退差价#、#欧莱雅被指虚假宣传#、#中消协:不迷信双十一低价#等词条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品牌、主播、消费者三方矛盾。

欧莱雅的这波操作似乎是在表示,直播间并不是最低价,品牌自营店、自播间才是最优惠的。也不免让人思考,李佳琦和薇娅凭什么能够获得全网最低价?是客大欺店还是流量使然。

随着品牌给主播的折扣已不能再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品牌和主播的矛盾会逐渐上升。像欧莱雅这样的“差价”事件,可能会持续上演。


一张13.4亿元罚单,引发“蝴蝶效应”

欧莱雅差价事件好似一条导火索,直播电商热搜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是2021年11月,朱宸慧(网名:雪梨Cherie)、林珊珊(网名:林珊珊_Sunny)被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分别计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此外,二人的淘宝店铺在双12当天被封,与此同时微博、小红书、抖音等账号也做封禁处理。

同年12月,头部主播黄薇(网名:薇娅)也被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当即其淘宝店铺被封,本人也遭到全网封杀。

作为市场觉醒下的新产物,直播电商像一把双刃剑,对于品牌和主播而言,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从大受欢迎到全网抵制可能就在一瞬间。

而一张13.41亿元罚单,引发“蝴蝶效应”。2021年末,薇娅偷逃税事件之后,已有上千人主动自查补缴税款。浙江省消保委也约谈了淘宝、拼多多、京东、快手、抖音在内的五大平台及相关主播,李佳琦、罗永浩赫然在内。

后续,五大平台及相关主播皆提交了整改报告,但从报告来看,各平台和涉事主播态度端正,整改措施其实可行。

实际上,早在2021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已经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范交易行为、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具体规则,并在5月开始施行。

同月,由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实行)》正式施行,这是专门针对直播出台的法规,文件规定了囊括网络直播的“人、货 、场”,并明确了“台前幕后”各类主体的权责边界,其中也特别提到税收问题。

在此之前,美ONE也发布了国内直播电商行业首个企业标准《电商商品质量与合规管理规范》,对选品、人员、售后等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规范,这一《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办法》的落地标准与规范。

但即使在严规之下,也有浑水摸鱼之人,不仅揭示了直播电商行业长期存在的“潜规则”,也意味着整个行业终会迎来大洗牌,监管变得更为严格。


直播下半场怎么走?自播成为“标配”

除了明星、主播频频翻车以及付出天价坑位费最终效果却达不到预期外,欧莱雅差价事件和玉泽停止与李佳琦合作,转头投奔薇娅,以此卷入“忘恩负义”舆论漩涡等事件,也使得大众对于直播带货也会逐渐变得更为理性。

消费者不再被品牌、主播牵着鼻子走,而是更明白自己的产品诉求,不单单只考虑主播红人的推荐,而会将成分、功效列为评判产品的要素,并不热衷于参与双十一直播全网最低价活动,双11第二天“双十一一分不花”冲上微博热搜榜。

主播在不断拉高消费者对优惠的预期,从而拉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逆向的品牌成长路径。

品牌方不再一味追求头部主播,品牌都在开始自播。2021年双11,自营直播间成为品牌商家的“标配”,淘宝直播平台共有超10万个品牌在自播间与消费者互动,其中43个品牌自播间成交额超1亿元,510个自播间超千万元。

数据显示,2021年双11预售第一周165个直播间过千万,其中雅诗兰黛、欧莱雅、资生堂、薇诺娜9个品牌的直播间成交额已经过亿,134个品牌直播间成交额超千万,远超去年预售同期,商家成为双11直播战场的“绝对主力”。

当把佣金和坑位费都用在对消费者的优惠上,于品牌和消费者来说是不是一种双赢呢。同时,在直播内容和模式不断内卷之下,品牌也在追求直播内容的创新,以此来焕活品牌活力。

例如佰草集直接把宫廷戏搬到了抖音自播间,新国货+古装剧相结合的形式令该账号,在抖音平台开播5天,观看人次便突破82万,6场直播吸引了10万粉丝,尽管后续销售转换率很低,但此创新之举,值得肯定。

直播行业自出现以来,为顺应消费者对直播的追求,一直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而2021年将会是直播行业,尤其是直播电商发展的拐点,不管是头部主播的偷漏税处罚,还是网络直播管理办法的发布,都呈现出直播将会愈发规范的趋势。

直播电商是新兴渠道还是二道贩子有待时间的检验,但这过程中离不开商家、主播、平台、政府、消费者的协同努力,营造出积极向善的直播新气象。

回归直播初衷,坚持商业本质。直播,应是常态,也是趋势。

【版权提示】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

邮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金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5

  • 微信公众号
  • 东耳头条号
关注我们: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跳过